“青春戏苑小组”圆满结束

日期:2019-12-24 作者:陈冰丽 摄影师:许胜棋

        2017年4月8日下午,人民街大新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青少年部社工在中心三楼多功能室开展“青春戏苑”成果展活动(以下简称成果展),历时4个月的小组就此落下帷幕。
       “青春戏苑”小组旨在通过与青少年探讨亲子相处的困惑,以戏剧的形式让青少年通过角色互换体验父母的角色,引导其理解家长的想法,并将他们的困惑及需要编写成剧本进行排练,邀请家长观看剧场并清晰他们的需要及理解其想法,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小组初期,社工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带领组员探讨与家长相处的困惑,并邀请其他组员给予建议或支持,再通过情景演练引导组员初步体验不同角色(家长、孩子)的处境与想法。小组中期,社工引导组员共同探讨剧本的思路及内容,并引导组员在排练的过程中代入到角色当中,去感受、理解不同角色的想法及意义。经过一系列的探讨、组员注入的坚持及努力,最终完成一个关于亲子相处的剧场——“我们这一家”。该剧阐述了“妹妹”沉迷于音乐而荒废学业,“家长”因担心其以后的道路发展不支持其学音乐,因而出现了一系列亲子矛盾,这一隔阂最终通过双方的沟通、理解而消除的一个故事。

组员探讨与家长相处的困惑

组员们一起讨论剧本内容
组员排练剧场
       成果展中,社工邀请组员的家长到场参与活动。活动开始时,社工请家长带着3个“问题”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剧场演完后,社工邀请组员与家长进行互动与分享。随后,社工通过播放视频带领组员及家长回顾小组历程,大家时而欢笑,时而因感动而沉默。活动最后,社工邀请青少年及家长把想对彼此说的话(如鼓励、期望等)写在卡片上,进行互赠。此小组亦在和睦、轻松、感动的氛围中宣告结束。


将想对彼此说的话写在卡片上,进行互赠

       分享环节中,组员与家长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及观点,并就“剧场”与“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组员以正向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所演角色的理解,如:“‘妈妈’其实是处处为‘妹妹’好的,现实中也是这样的,而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做好沟通,并尝试去理解,才会有后面的家庭和睦。”有家长表示:“剧场中的“妈妈”与“妹妹”都没有错,只是立场不同,而在现实中,当出现立场不同的时候,则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彼此,并做良好的沟通。”


分享环节

       小组结束了,但青少年与家长的交流并没有画上句号。社工鼓励青少年及家长此后应多点换位思考、多点沟通,大家都表示非常赞同,因为大家都深刻地体会到:相互理解、良好的沟通是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更加和谐的!


社工与组员、家长大合照


分享到: